返回

我的朋友圈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2章 开业前夕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(第一句是电视剧《宝莲灯》里的歌曲,后面就是自己写的了。

    之前总会隔三差五发神经,也就是像例行公事似的每月无规律地发作,也不知道脑子里都装了什么。

    一旦触动了一根弦,就开始想写点什么,无外乎一些情感和情绪,而且,一时半会儿还消停不下来。

    现在已经好很多了,虽然也是经常停不下来,但至少发神经的时候自己能旁观,清醒地旁观它发神经。)

    6月30日日志

    我们的刘总监,大小朋友们,期待吧!本周六中午11:00,中原麦购时代广场3楼,艺科星艺术培训中心欢迎你!

    (看配图是天津滨海机场,跳舞的人不但气质不一样,气场也会大不同。

    能够跟刘老师合作,一来她是笑笑的舞蹈启蒙老师,二来我很认可她的教学理念!

    教育贵在“育儿”,教只能是技巧或知识的灌输,而育贵在传递一种精神能量,跟孩子去进行直达心灵的交流。

    所以,在她的舞蹈课上,有开课前与身体的对话(舒缓身心),结束时有T台走秀表演等,培养孩子的自觉自律和自信。

    所以,在她的培训中心,没有刻意的舞蹈作秀动作,没有单一死板的基本功训练,孩子对舞蹈是热爱,是享受。

    让孩子在舞蹈中发现自己的美,在训练中不自觉得挑战自己的耐力和毅力,在坚持中成长和收获。

    以上也是我对女儿在她那里学习后的总结。

    其实,任何艺术都应该是人们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,渴望得到的一份精神的需求。

    艺术是一种心灵回归和满足的桥梁,它让你更专注于某一种物质之外的享受,甚至是可以达到与万物合一的境界。

    古书籍上,一些弹琴吹箫的人,一些写字绘画的人,还有下棋的喝茶的等等,也都有达到忘我之境的记载。

    而音乐和舞蹈更容易让人到达的载体,一个是源于耳识,一个是源于本能。

    我们对声音的敏感,对很多动作的模仿,都不需要借助太多外物,所以就更容易入境。)

    善问:还记得吗?2015年的你,有没有什么能够陶冶情操的兴趣爱好?多年过后如今还在坚持吗?

    我想说的是,无论以前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,但是从现在开始,给自己找一个,不低俗不攀附且一直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实在找不到,古代女子的“琴棋书画”可参考,或者如今参禅打坐、瑜伽冥想也是可以。


第32章 开业前夕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